
模具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特殊装备,生产过程采用以技术为依托、以设计为中心的集约型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,集精密制造、计算机技术、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为一体,是高新技术载体,又是高新技术产品。模具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。
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采用理实一体、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,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、自主学习能力,能够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目标。
【培养模式】从产品到产品贯穿教学过程。过程如下:产品设计(逆向设计、创新设计)→模具设计→CAE分析→工艺制定→模具零件加工(数控、电火花)→装配→试模成型产品。
【培养目标】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的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的,具有良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的,掌握模具行业相关专业知识及技术技能,能从事产品造型、模具设计、模具加工和装配调试,技术改造和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【就业岗位】本专业服务于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机电、汽车、轻工产品制造企业的模具生产部门,以及制造类企业的设计或生产部门。就业岗位包括机械制图、产品设计、塑料模具设计、冲压模具设计、数控加工编程、数控机床操作、零部件检验、模具装配等岗位。
【专业课程】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、数控加工与编程、CAD/CAM软件应用、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、机械设计基础、工程材料与热成型工艺、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、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、模具制造工艺、特种加工技术、逆向工程、冲压及塑压设备、冲压模具CAD实训、注塑模具CAD实训、模具专业综合实训、模具结构测绘实训、计算机绘图实训、注塑CAE分析、金工实训、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、车间管理、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。


-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召开新学期教研室会议[2023-03-06]
- 模具专业召开职称评审文件学习交流会[2023-02-07]
- 模具专业召开2023届毕业生毕业综合实践动员大会[2022-12-09]
- 模具专业召开2023届毕业生双元制学习动员大会[2022-12-09]
- 模具专业召开期末试卷审核教研会议[2022-12-09]
- 模具专业开展2022级新生始业教育活动[2022-09-26]
- 模具专业召开新学期教研会议[2022-09-19]
- 模具专业开展《AutoCAD机械绘图》有效课堂建设[2022-06-24]
- 模具专业顺利完成22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[2022-06-14]
- 模具专业开展教研活动[2022-05-13]

一、近年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情况
1.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模具技能大赛,获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2项、三等奖5项;
2.参加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“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”赛项,获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3项;
3.模具学生参加“挑战杯”创新创业竞赛获二等奖2项;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获三等奖2项。
二、教材建设成果:
(1)《机电设备装配安装与维修管理》(第二版),马光全主编,北京大学出版社
(2)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《金工实训》(第二版),孙顺仁、申建华参编,科学出版社
(3)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》,马光全主编,北京大学出版社
(4)《机械设计基础》,马光全参编,北京大学出版社
(5)《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教程》 参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。
(6)《基于Pro/E注塑模具CAD设计》 参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
三、省级教科研成果:
(1)2011.3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一等奖,主持人马光全
(2)《产品创新设计和产业提升的3D打印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》 科研项目,主持人吴小明
(3)《精密量仪微孔制造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》科研项目,主持人吴小明
(4)《双金属复合管同步啮合设计开发》科研项目,主持人吴小明
(5)《复杂装备绿色可拆卸性设计的开发》科研项目,主持人吴小明
(6)《食用菌工厂化环境控制整体机设计与产业化》科研项目,主持人吴小明
(7)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、实用新型专利是多项,全体专业教师。

本专业教学团队现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。校内专任教师6人、兼职2人。其中教授1人,副教授等副高以上3人,讲师3人(其中1人在读博士);校外兼职教师6人,高级工程师4人。
马光全,教授、高级工程师,教研室主任,省级专业带头人,省模具协会理事,全国模具教研会理事,全国模具技能大赛裁判、优秀指导教师。主讲课程:塑料(冲压)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。主持完成多项省级课题,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,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。主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部,参编4部,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文章9篇。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一等奖3次,二等奖11次,三等奖5次。指导学生参加省赛获二等奖1次,三等奖3次。近3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,发明专利1项。
吴小明,教授级高工,全国模具教研会常务理事,省综合评标专家,机械CAD高级考评员,从事企业技术开发工作20多年,主要从事机械创新设计、工业自动化等方面开发研究与教学。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项目,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、实用新型专利多项,公开发表科技核心论文十多篇,EI收录三篇,获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3次。指导省级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二等奖多次,并获大赛优秀指导教师。
刘骁,讲师,技师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,机械工程,硕士。西安理工大学材料专业博士在读。主讲课程:机械制图、计算机制图、机械设计基础等,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。指导学生获2012全国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综合技能大赛浙江省二等奖。读博期间与团队人员发表SCI论文一篇。
龙峰,研究生,同济大学系统工程专业,主要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- CAD/CAE/CAM,讲师、技师;主讲课程:CAD/CAM软件、产品设计、注塑模具CAD设计等;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优秀青年老师、优秀实训指导老师、优秀竞赛指导老师;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模具设计与制造大赛一等奖、二等奖及三等奖;2013-2015年被浙江丽水嘉利工业有限公司特聘工程师。
孙顺仁,男,本科,机械制造与设计及自动化专业,高级技师,机电工程学院实训指导教师,金属焊接与热切割安全生产考核员,车工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,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员,工业产品许可证审查员。主要研究方向:模具制造及修复。参编十二五规划教材《金工实训》。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模具设计与制造比赛多次获奖,2012年获丽水市职工技能大赛(钳工)第二名,被评为丽水市“技术能手”。
申建华,男,本科,学士,高级技师,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的经验,主要研究方向:机械制造。参与编写的《金工实训》获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二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,每年承担数控、机电、模具、汽车等专业的金工实训课程,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和理念,以项目为导向,使学生初步形成企业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。
严晓敏,讲师、模具设计师,主讲课程:工程材料、机械设计基础、机械制造基础等。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二等奖。参与了多项市级科研课题。省级以上论文4篇。
徐征,实训指导教师,数控车工技师,主讲课程: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、机床切削技术等,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模具技能大赛获二等奖,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一等奖,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教育厅大赛获二等奖。

校内建立有机械制造实训厂,配置有4轴加工中心、数控铣床、雕铣机、数控车床、数控线切割机床、数控电脉冲机床共21台生产型数控机床,实训教学企业化管理,营造企业氛围。教学中引入“6S”企业化管理模式,让学生在校内即体会企业工作氛围,学生在真实的企业情境中学知识、学技能。校内相关专业实训室9个。校内实训基地能较好地完成实验实训、技能培训、职业技能鉴定和生产服务功能。建有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12家。丽水市轴承导轨创新服务平台主要依托本专业群建立,是丽水市科技局经费支持的服务平台。
校内实训室
校外实训基地